十二五期间,随着脱硝电价补贴的出台,脱硝市场将启动。
他们相信美国会继续以自私的经济理由,拒绝核准京都协议,其它国家可能效法日本,不再延长这份世界唯一有法律约束的保护地球协议。当地时间12月11日凌晨,坎昆气候变化大会通过了两项应对气候变化决议,成功画上句号。
这次的会议同意设立一个绿色气候基金,预定在2020年前,每年筹集1000亿美元,以协助保护贫穷国家,赔偿他们不要砍伐森林,以及协助他们发展工艺,减少暖气排放。不过,玻利维亚总统伊沃.莫理斯在大会上语重心长的发出警告:若我们把京都议定书丢进垃圾桶,我们将背负着‘环境灭绝,也就是人类灭绝的罪名,…成员国的争议其实已带出一个信息,就是世界需要一份大家都要遵守的气候协议。大会一开始,日本便作出惊人宣布,表示不会延长在2012年到期的京都议定书,俄罗斯接着也在会议进入尾声时,跟随日本榜样,宣布不会延长减少暖气排放的京都议定书。但一直跟进会议进展的分析家一般都对京都议定书的前途感到悲观,他们担心京都协议将在下届南非会议上,正式被丢进垃圾桶里。2010年联合国坎昆气候大会于当地时间11日凌晨闭幕,马来西亚《中国报》当地时间13日刊出评论说,这次世界气候大会,不能算是失败,但也不能说是成功,从大会所达致的协议看来,成员国的争议其实已带出一个信息,就是世界需要一份大家都要遵守的气候协议。
最后,一份较温和(应该说是比较不能发挥效力的)协议,将取代京都议定书。一时,悲观者立刻预测这次的会议将以失败而告终。其主要思路是以提高环境标准要求为动力,将环保产业真正变为市场化需求,让政府变为环保服务的采购方。
本报记者独家获悉,财政部、住建部等部门也都在酝酿配套政策,财政部有意出台一只鼓励环境产业和企业发展的基金,住建部则准备加大对城镇污水运行设施的督察,以促进环保产业需求。2009年的大部制改革当中,中央授权地方政府自行决定水务业务的归属。例如,在2008年底扩大内需政策下,很多地方政府取消了原计划转让的环保产业项目,改为让政府的投融资平台去做。住建部副部长仇保兴日前在第五届城镇水务大会上表示,大部分污水处理厂没有达到60%的负荷率。
在制定该项目规划的时候,国家发改委拟将工业节能领域的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引入节能环保产业,推行合同环境服务。另据上述接近环保部的人士透露,财政部也对节能环保产业有所参与。
水务市场由于涉及建设、环保、水利等部委,一直是多头管理。上述环保企业负责人表示,北京等大城市的自来水厂、垃圾处理厂等设施,往往以公共安全为理由,拒绝进行市场化运作。不过,环保产业概念提出以后,水务一体化工作将有利于开辟城乡一体化的水业环保市场,尤其是提前培育农村环保市场。城镇水务传统上一直归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管理,而在近几年,海南、重庆等地以水利部门为主组织了水务局,形成了水利部门主导的水务一体化管理模式。
另一种形式是政府采购由环境服务商所提供的环境服务。只有二三线城市,在其需要建设环保产业设施,而地方政府缺钱的情况下,才将环境设施进行市场化融资,但也仅仅是拿出某一段产业进行融资。归根到底,环保要发展为一个产业,其主体应该是企业,而非政府。相关部委都在通过行业协会、研究机构等向业内征求促进环保产业发展的建议。
由于合同环境服务与合同能源管理类似,其行业标准和运作模式,都将由发改委主导和制定。多部委同时发力在节能环保产业规划提出以后,发改委、环保部等部门就开始着手制定落实性意见和一些子项目的规划。
因此,管辖城镇水务的住建部也不甘落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环保产业之后,各大部委已纷纷着手酝酿环保产业发展的配套政策。
而已经市场化运作的环境设施项目,由于个别地方政府缺乏契约精神,对环境服务企业施加政治任务,造成市场化的环境服务企业盈利困难而玻利维亚反对的这份大会协议文本中对此的描述又十分含糊,仅说谈判各方同意保证在第一和第二承诺期之间没有断档。时至今日,联合国气候谈判大会下的《公约》缔约方会议已经持续了整整16年,《京都议定书》缔约方会议也已持续了6年。各国都希望在这一市场中分一杯羹,创造新的就业机会、新的产业及其他造福本国公民的经济机会。那一年,气候学家们向公众警示全球变暖给人类带来的威胁将仅次于核战争,并呼吁人类社会在15年内将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在1988年水平的基础上降低20%。除了协助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行动的300亿美元快速启动资金和之后的1000亿美元长期基金外,协议还同意建立绿色气候资金,并建立相关的委员会制度,成员来自发达和发展中国家,人数相当。
早在1988年,世界各地的人们就开始倾力关注环境。那一年,老布什打着环境的旗号参加竞选,可是却在之后将竞选的诺言抛之脑后。
坎昆协议: 从月亮回到地球在坎昆气候大会上,中国代表团和许多国家的代表一起,积极参与了各个议题的讨论。无论是来自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的土著人民都不能承受这些不公平和错误决定带来的危害。
中国宣布在2020年之前将碳排放量在2005年的水平上减少40%~45%,而在十二五规划(2011~2015年)中将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在内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因为我们站在气候变化的最前线,而气候变化正在残杀我们的人民、文化以及生态系统。
协议通过后,包括世界自然基金会、乐施会和绿色和平在内的几个主要的国际非政府组织均表示对大会结果的肯定。协议通过后,除玻利维亚作为政府层面的反对之声依然存在,一些NGO组织也表示了对于这个协议的不满。我们认为这个案文均衡地反映了各方意见,虽然还有不足,我们感到满意。气候组织大中华区总裁吴昌华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在美国,尽管国内气候立法步入了死胡同,但奥巴马政府仍然可以避开立法,走司法程序,将任务交给环保署、能源部,把温室气体当作大气污染物,从而出台《清洁空气法》。
[page]在40多个大会主席点名发言的国家中,除了玻利维亚,全部赞成通过协议文本。这个协议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
之后又经过几个小时的分组讨论,在当地时间凌晨3点半,大会主席一锤定音,宣布通过《坎昆协议》。世界自然基金会全球气候变化应对计划主任杨富强认为会议结果基本符合预期,不仅完成了各项组织议程,也就实质性问题取得了一些进展。
因为代表们大多明白,一味纠结于没有结果的争执还不如将可以尽快落到实处的协议条款敲定,否则谈判将永不会有任何实质进展。而外界也不断呼吁在坎昆月亮宫(the Moon Palace)谈判的代表们能够从月亮回归地球,进而达成妥协,实现一个平衡的协议。
据国际能源机构(IEA)数据显示,一个价值13万亿美元的清洁能源市场即将成型。谈判之外尽管至今并没有达成一个具有约束力的协议,但一些主要国家和企业界已经开始行动。马拉松式的谈判总在人类所面临的共同挑战与国家或者国家集团的私利之间角逐。美国气候变化特使托德·斯特恩对《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说,我们虽然不知道(气候法案)立法的前景如何,即使不成功,我确定也会有其他的努力,可能规模会相对小一些。
10月初,埃斯皮诺萨还借出席在天津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机会,与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见了面。奥巴马总统执政伊始,便决定将总的经济刺激方案的10%,也就是大概190亿美元用于绿色技术,其中40亿用于清洁能源的研发。
),最常被所有与会者提及的一个词语就是妥协。每年气候大会期间,各国的企业家们聚集在一起,共同探讨在这一波全球绿色工业革命中的商机和合作可能性。
事实上,与中国自上而下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不同的是,包括美国在内的一些国家正在进行的是一场自下而上的绿色革命。大选之后,东北部和西北部执政党并没有发生改变,之前进行的碳市场的启动平台还在继续向前发展。